經營與幸福的設計關係看過中川淳的經營與設計心法前,別說你是不敗的經營者/設計師。
每回到日本,我都不忘造訪〈中川政七商店〉。這個1716年在奈良以麻布起家的300年老舖,迄今在日本有四十多間店鋪,無論是六本木的東京中城店,或是位在KITTE商場的東京本店,以及在2016年表參道的直營路面店,或是2017年高級商場GINZA SIX店等,甚至在岡山的AEON店內都不忘留下足跡,這也意味著他們總是選在最具指標性的地方展店。 然而造訪不同地方的分店,總會發現每間店的銷售商品多有不同,其中除了自家品牌的麻布相關織品外,店內的精彩之處還包括那些藉由顧問角色的協助,讓那些發展工藝的日本中小企業廠商,建立出具有特色又品味非凡的品牌。例如新潟縣〈庖丁工房TADAFUSA〉的刀子雖然常要排個一季到半年,我也甘願久候並入手數隻;或是用蚊帳材質的人氣商品〈花布巾〉在各地方還有限定款更不想錯過;另外能客製繡上名字的〈motta〉手帕,包裝設計也俐落富有現代感;而不留肋痕的〈2&9〉襪子,單一色彩就是最實用的基本款。還有與水野學合作的品牌〈THE〉,鐵了心砸下重金製造出的三款容量的玻璃杯「THE GLASS」,也是家中與辦公室必備的日常用品,更是該品牌的明星商品。此外瀨戶內海的檸檬紅茶、日本市的達摩……等等。到底這些魅力商品是如何被設計開發出來呢? 這本《經營與設計的幸福關係》的作者,正是中川政七商店第十三代的中川淳,他在2002年離開原本企業社員的工作,回到了普遍認為越來越難經營的日本工藝為主的中小企業界,抱著「復興日本工藝」願景一路至今,〈中川政七商店〉除了已是富文化質地與設計品味的生活雜貨品牌,也是一大零售通路,中川會長迄今不只是想復興日本工藝,更是欲擴及相關的製造產業與零售等,讓日本成為工藝大國!因而在他經營的歷程中,他深覺經營者若不懂設計則無法成為成功經營者,反之,設計師不沒有經營素養的話也不能成為好的設計師,正是所謂「幸福」關係就從相互瞭解而來。 本書便從自身豐富的經驗出發,原是針對中小企業的日本工藝產業所發展出一套鉅細彌遺循循善誘的教戰手冊,但也特別適合想發展中小規模的設計品牌作為借鏡。 從第一章的「診斷公司」開始,從看懂財務報表的訊息來重新檢核自身,並透過調查與視察訪談,了解出3C(Company, Competitor, Customer)與4P(Produce, Price, Place, Promotion)的優劣勢,機會與威脅,並擬定出3-5年的中期經營計畫。中川從經營者的理性角度step by step協助業者完成第一階段確立本質與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明確方向。 走到第二章「建立品牌」之前,就得先確立品牌的架構。像是市場區隔性、品項是打團體戰或獨立作戰?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何?或是通路的預想、自身的優勢、價位的擬定到設定目標。再藉由品牌的內涵賦予品牌使命(志向)、有溫度的故事背景,擬人化的風格,方能產生能向人傳遞的品牌概念與宣言。有了較為具體的骨架後,再為品牌著裝予以視覺化,並增添其趣味性。 第三章是重頭戲「產品開發」。從一開始的商品策略預定,到商品企劃的調查、內涵與性格、故事的生成,智慧財產的叮嚀到重要的「設計」在此登場。探討設計的外包或內製該如何取決,該找設計師、藝術指導還是創意指導?與如何評斷設計並如何理性專業地和設計師溝通,包括色彩計畫到包裝都是不能忽略的重要環節,只要能了解就能減少痛苦並增加效率提高幸福指數。再進展到商品製造的執行與規劃,且在上架前制定定價與預算的再調整。 有了以上一步步的過程,到達第四章的「設計溝通」就即將到站。但「設計溝通」又往往是多數公司最容易忽略的一環,或是最欠缺的臨門一腳。這時要關注的則是如何將公司、品牌或商品的概念與訊息聰明有效地傳遞給顧客,透過one table的整合討論,選定切入點、以什麼方式與管道、如何落實與分工,甚至連通路的溝通設計、快閃店都不能放過,精準與顧客,有效分配資源才能成功達陣。 因此我們不難想像那些極受到歡迎的殺手級商品,都是按部就班地經歷過種種關卡與考驗,才取得了莫大的收穫。如果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品牌或商品,可以透過本書重新檢視,又或是想要建立品牌或商品,藉著從豐富經驗的經營者佛心來的諄諄指導,很可能就離失敗越遠,離成功更近,令人躍躍欲試呢! |